首批80万尾鱼苗投产,清远进一步推动禾花鲤鱼产业发展

2025-08-27 07:11:07 Source: Classification:热点

首批80万尾鱼苗投产,首批清远进一步推动禾花鲤鱼产业发展_南方+_南方plus

近日,清远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(以下简称“清远农推中心”)将首批3000余斤规格达5厘米的禾花禾花鲤鱼苗成功配送至连南瑶族自治县,预计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00余亩,鲤鱼直接惠及农户30余户,产业助力当地禾花鲤鱼产业发展。发展

禾花鲤是首批清远北部山区的特色鱼种,具有生态适配性高、鱼苗经济附加值大的投产推动双重优势。自2019年起,清远清远农推中心通过实施禾花鲤繁育与推广项目,进步系统收集并保育当地土著禾花鲤亲鱼2000余尾,禾花建成现代化循环水繁育车间,为禾花鲤规模化繁育奠定了坚实的种质与技术基础。

2024年7月,清远农推中心协同广东省科贸职业技术学院发布《DB4418/T025—2024禾花鲤》地方标准,实现了从种质、形态到养殖的全流程标准化。2025年4月,中心组织繁育禾花鱼水花80万尾,经科学培育,鱼苗成活率突破95%。

近年来,在广东省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推动下,连南、连山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依托“万村授信”等政策支持,积极培育本土特色产业。其中,连南示范区在2024年实现“百斤鱼、千斤稻、万元钱”的成效,亩产值超万元,成为全省生态农业标杆。2025年,连山开展相关技术培训,农户普及率达80%。

据了解,此次鱼苗投放覆盖连南县3个镇5个自然村,在对象上,优先选择具备种养基础的合作社及脱贫户;在配套上,发放操作规程手册及水质检测,应急药品等物资;在模式上,推广“水稻+禾花鲤生态共作,投放密度严格控制在300-400尾/亩,确保稻渔共生系统稳定。通过建立“保底价+市场价上浮”订单联结等机制,有效增强了联农带农能力。

为促进产业升级,中心积极整合大湾区科研资源,构建起“苗种—技术—加工—品牌”全链支持体系。中心开展专家驻点指导,解决生产难题;借力“国家级稻田鱼文化节”推动农文旅融合,开发鱼干、鱼酱等高附加值加工产品;将禾花鲤纳入“清远好风土”区域公用品牌,对接大湾区“菜篮子”工程,拓宽了市场渠道,有力促进了产业增值、农民增收。

禾花鲤的推广不仅能促进产业增收,更能显著提升生态效益。通过鱼类摄食害虫及杂草,减少农药使用量30%,排泄物替代化肥10%;稻渔共作亩均产值提升至传统种植3倍以上,达万元级;系统固碳能力较单一种植提升15%,推动实现经济、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。

采写:黄旭君

来源:南方农村报


Address of this article:http://official.ex-pkg.cn/ Welcome to forward